期末教研在行动
教研活动,就是课堂教育教学的问题具体化,典型有效......
文科组: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
一、活动主旨
“鼓励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式学习,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,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。”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的意识和习惯,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,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。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、圈圈点点的枯燥、古板的教学方式,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流程,激发学生求知欲,激活学生智慧,让学生“动”起来,焕发历史课堂的生机活力,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。 让历史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,让学生的心、手、口、脑“动”起来,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。
二、活动过程:大家各抒己见,研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
1.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,让学生心动起来。百家讲坛中对历史事件的精彩描述,一些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,电视、网络等反映的历史事件,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,能给历史课堂教学以很好的启迪。
2.放开手脚,明确学习任务,让学生手、口动起来。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思、多听、多说、多交流,启发学生勤于动手、动口,把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作为常态,自主学习中导学案的动手写与展示,就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,并根据层次不同,每组抽一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;合作学习的交流探讨与展示,就是要求学生尽量清楚地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,提倡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,博采众长,积极总结;师生共同探究的疑难问题,教师通过提示、点拨、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引领,尽最大努力调动每位学生的手、口,做到能不讲尽量不讲。
3.放飞学生的心灵,让学生脑动起来。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探究、交流、感悟,教师要因学制宜,诱发学生独立思考,鼓励学生争辩,给学生留有足够思考的空间、个性发挥的余地,保持学生积极、主动的思维状态。
三、活动总结
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动、手动、口动及脑动,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整体。通过手动、口动、心动及脑动,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想象,营造自由空间,放飞学生心灵,促使学生自主探索、合作探究、发展思维,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、张扬良好个性的场所、激发积极思维的场所、绽放灵感的天堂,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,学得有滋味、有声色,达到学生在课堂上充分“动”起来,课堂活起来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方式的转变。(李云云供稿)
理科组: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
理综组召开的大教研活动主题为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”,由鲁嘉莹老师主持。
活动中,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各抒己见,相互交流。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发表了见解。刘王锋主任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趣闻趣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并且结合学科特点设计课堂内容及活动。邵主任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历,要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,以及在课堂过程中也要及时与学生交流,并给于肯定,对一些学生还需持续关注。周耀斌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情况提出应充分发挥自然学科的优势,应最大限度发挥个人魅力使教学任务与学生兴趣点相结合。赵国秀主任针对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,提出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分组,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复习,再以抢答的方式来回答问题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徐徕老师、李楠老师、卫圆圆老师利用实验现象引入课程,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同时也需要有效控制学生,要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。徐泽群老师了解学生的喜好,以学生的喜好为切入点,拉近师生关系,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。
通过此次教研活动,我们都受益匪浅,但依然存在困惑:1.怎样将实验时学生的看热闹变成看门道?2.怎样将兴趣与教学有机结合?对于这些方面的困惑,我们还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、发现并及时调整。(鲁嘉莹供稿)
数学组:单元复习应复而不重
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,提高复习的效率,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关注的问题。但往往有很多老师在复习教学中会陷入“做试卷---讲试卷---再做试卷”的题海怪圈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展开,以及期末复习的临近,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,是我们的热点话题。
一、答疑解惑,互相讨论
就此话题我们数学组的各位老师,以自己所带班级的经历为基础,展开了讨论与交流。年轻老师,提出了自己在期末复习中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,以及学生问题,例如孙菁老师提出的:计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,在教学中很难带动。王艳敏老师提出的:复习过的知识点,学生老是反反复复重复遗忘。复习课不能每节课都复习基础的有理数计算,以及重复知识点,课堂时间和效率都不允许。路攀老师提出的:一节课有效利用问题,徐乐乐老师提出的:复习课提高课堂效率问题等等。
提出困惑,踊跃发言
经验丰富的老师及时给出了建议和策略,崔老师,路老师,刘老师等从课堂容量,学生接受能力,以及学生数学能力方面都给出了建议,数学复习课应把“举一反三,题型小结”作为教学的中心,以本单元“知识框架图”为基础,将本单元题型小结,在母题的基础上,不断进行题型变换,一边小结知识点,一边总结做题方法,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,达到“温故而知新”的目的。例如,崔老师举例二次函数问题,首先解决函数解析式问题,这是基础,再求图像中相关的面积问题,例如三角形面积最值,四边形是否存在问题,路老师和刘老师等结合初一和初二学术情况,进行了补充与完善。
传道解惑,认真聆听
二、交流总结,整理归纳
通过不断学习,我认为复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,只有在复习中巧妙地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,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易感到枯燥无味,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、提高能力。下面就我自己所采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谈谈我自己的看法。
数学复习课应把“举一反三,题型小结”作为教学的中心,以本单元“知识框架图”为基础,将本单元题型小结,在母题的基础上,不断进行题型变换,一边小结知识点,一边总结做题方法,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,达到“温故而知新”的目的。(杨科供稿)
收获满满,我们很认真
- 上一篇:课堂磨练展风采,观摩交流促成长
- 下一篇:外出学习报告